上周末听了柯镇昌教授的讲座——《战国策》与当代人文精神,我听后若有所思,便写了这篇名为“品《战国策》,会人文精神”的学习心得。我拙笔而写,远不及柯教授讲授时的一厘。
通过本次学习,对于我来说是很有收获的。我酷爱听这种类型的讲座,使我在历史与文学中畅游,目历千年种种,心中别有一番滋味万千!这是很吸引人的话题,无论古今,《战国策》都吸引着大批读者拜读。我遥望相对,在后知后觉中恍然读过里面的许多故事,精彩情节。

柯教授讲得眉飞色舞,绘声绘色。讲到精彩桥段时,师生一同谈笑风生。讲得更投入时,我们听得愈加激情。那是一位学者侃侃而谈的风姿,满腹经纶的气质,学识渊博的体现。当讲到其中那些我曾听过或学过的知识时,又是不同的感受,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的新意。它在一层一层填补我知识的漏洞和盲区,让我更加认识深刻。
因为课程时间原因,大一开设的《中华文化典籍导读》这门课程,当初只是粗略地学习过,但不可否认它的价值。毕竟当时《周易》讲了三周,这是难懂但更具价值的书。然后这次我通过两个小时左右的讲座,学到很多文化常识。比如艺文志和经籍志表达相同的意思,只是不同时期说法不同。读书还要侧重译这本书的人,尤其是古代著作和从西方译来的书。他们能译且有独到见解,能为大众所接受,这是很了不起的。
人文精神方面正是我心目中的想法。有规则,就不要去破坏规则。比如田忌赛马就破坏了赛马规则,这让以后的赛马比赛可能丧失该有的规则秩序。我格外欣赏书中人物进取奋斗的精神:书中的苏秦、张仪等纵横家是这种精神的典型代表。苏秦起于"草根",曾自称为"东周之鄙人",张仪也经历过失败的痛苦,但他们都有着坚忍不拔、顽强进取的精神。苏秦在秦国碰了一鼻子灰,回家又遭到家人冷落,但他仍不放弃,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游说各国,佩六国相印。他们的经历激励着人们在困境中不懈努力,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奋斗。这里面蕴含了许多人文精神,值得我们去学习。
此次讲座受益良多,真诚地感谢国学班老师们的默默付出。